全运舞台,每个人都是主角(全运大视野)
作者:365bet体育日期:2025/11/14 浏览:
十五运会开幕以来,粤港澳地区精彩比赛不断,全运会气氛热烈。赛场上,运动员比赛,教练悉心指导;赛场外,工作人员、志愿者默默工作、辛勤服务……大家的参与和奉献,谱写了独具特色的全运会故事,共同描绘了十五运会的动人画卷,丝毫不忽视大湾区的活力和激情。
——编辑
上海网球队教练吴迪——
“全运会激发更大能量”
本报记者 李硕
“这是我参加的第五场全国比赛,也是我第一次担任专职主教练。来到球场,我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上海网球队主教练吴迪说。这次全国赛,他不仅要备战20岁以下团体赛不仅如此,还精心组织了主力球员张志珍的训练和备战。 “教练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吴迪坦言,新的身份给他带来了新的动力。
吴迪曾实现男子全国网球赛事三连冠。 “18岁时获得全运会单打金牌对我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吴迪表示,自己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一步步开始了职业道路。第十二届全运会,吴迪联手16岁的张志臻夺得男双金牌,这也给首次参加全运会成人比赛的张志臻信心大增。 “与代表个人参加职业比赛不同,全国赛因为代表不同的领域而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吴迪说道。
第十五届全运会网球项目设置了20岁以下组团体赛第一次。上海队止步于男队首轮和女队第二轮。虽然成绩并不完美,但在吴迪看来,无论输赢,全国赛对于年轻球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他们可以近距离观察高水平球员如何训练和比赛,这也很有意义。”
女团第二轮比赛中,上海队选手葛灵友在决胜盘一度取得5-0领先,但随后被对手逆转。吴迪在安慰队员的同时,也回想起了自己在全运会男双丢掉金牌的经历。 “那天晚上我睡得很少,但第二天我还是顶不住压力,在男子决赛中夺得了金牌。这次决赛的经历让我心力交瘁。”吴迪想起来了。
从球员到教练,吴迪庆幸自己抓住了中国网球的黄金时代。 “作为一个人我无法实现的梦想球员作为教练都一一实现了。也让我能够继续学习,希望为中国网球开启更广阔的未来。”
广州体育学院亚运篮球队工作人员段华——
“我们都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 陶翔安
随着场馆最后一场比赛的结束,广州体育学院亚运篮球馆的工作人员段华也结束了一天的忙碌。 “我是一名学校老师,很高兴能在学校参加第十五届全运会。”段华说道。
广州体育学院亚运篮球馆是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排球20岁以下组和霹雳舞比赛的比赛场地。段华负责这两个项目的宣传和媒体运营。
段华介绍,这座201号楼是为2000年广州亚运会建造的场馆,曾举办篮球比赛所有事件。 “我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年,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当时我担任体育展览经理,此后学校的各种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得知全运会项目将在校园举办,大家都很兴奋。”
学校为全运会做了精心准备。秉承无条件办赛的理念,场馆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灯光系统、增设高清电子屏幕、安装专业扩声设备、整理功能用房……一系列措施赋予了老场馆新的活力。
“我们非常有动力看到熟悉的地方焕然一新。”比赛期间,段华积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同事和学生也参与了志愿服务、技术支持、运动康复等活动。 “作为体育机构“在高等教育方面,我们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段华说,这次全运会,学校不仅提供了运动员和教练员,还在赛事组织、文化传播、艺术创作等方面做出了贡献。“我们都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段华说。
在他看来,重大事件不仅仅意味着更新设施。十多年前,老师和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亚运会结束后,大家开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这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段华相信,通过全运会,师生们将对体育在教育与文化融合中的不同关怀有更深入的了解。
香港志愿者张继红——
“全运会将大家聚集在一起。”
本报记者 王亮
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22岁以下比赛正在香港体育馆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走在洪门外邻近的磡地铁站,随处可见穿着翠绿色衣服的志愿者。 60岁的张继红就是其中之一。他手持导眼器,勤勤恳恳地“驻扎”在自己负责的路口,为游客提供引导服务。
张继红,短发,温柔又优雅。他曾经是一名会计师,今年刚刚退休。在看到全运会志愿者招募广告后,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此时三支球队共同举办全国比赛,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应该参加。”张继红说道。
张继红对三天的志愿服务表示赞赏。在他看来,志愿服务是一项专业的工作。成功入选后,他接受了系统的培训,包括制定了行为标准和准则。 “内容比较复杂,比如要提醒观众,有些物品是禁止携带的,要特别注意接待运动员时要注意体育器材的安全。”张继红说。
和张继红一样,不少香港市民关注十五运会,希望做出贡献。她指出,在一位朋友发现她成为志愿者后,她“抱怨”他没有让她报名。
张继宏本人也是一位运动爱好者,他最喜欢的运动是排球。近年来,香港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得两枚金牌,这让他印象深刻:“香港越来越重视体育,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运动员。”
在他看来,“全运会拉近了大家的距离”。这些年来,他见证了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很多朋友经常来珠海听演唱会。”他期待未来有更多跨境活动来到香港。
澳门乒乓球运动员郑孔伟———
“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运动之美”
本报记者 孙龙飞
“听到广州的欢呼声让我很开心,也让我更有动力去竞争。”澳门网球队运动员郑孔伟表示,他非常兴奋,将轻松地“在家”比赛。
粤港澳三地联合主办第十五届全运会,为澳门网球队提供了与内地选手同场竞技的机会。虽然郑孔伟在男单1/16决赛中输给了湖北队选手薛飞,但他从这场比赛中收获颇丰。
“敌人很强,我一次只能打一点。”郑孔伟表示,对手的表现给自己带来了压力,但他耐心寻找机会,最终赢得了比赛,赢得了掌声。 “国内比赛比国际比赛更激烈,看球的细节和心理把握都值得我学习。”郑孔伟说。虽然还是一名高中生,但郑孔伟已经在澳门乒坛小有名气。 2023年,他将代表中国澳门队参加杭州亚运会。郑孔伟对于这次参加第十五届全运会感到自豪:“我的家人和朋友都支持我,他们没有买门票,所以他们在家里通过电视观看我的比赛。”
近年来,不少国际乒乓球赛事在澳门举行,世界顶尖选手齐聚濠江畔。澳门新的场地和良好的比赛环境屡获好评,本地乒乓球环境也越来越强。
全国赛中,前国家队队员、世界冠军朱雨玲代表澳门网球队参赛。 “参加世界冠军赛的训练对我提高技术非常有帮助。”郑孔伟说道。
明年郑孔伟高中毕业升学并踏上新的人生旅程,乒乓球将成为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希望继续代表中国澳门参加更多国际赛事,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体育之美。”郑孔伟说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