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十四五”亮点|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作者:bat365在线平台官网日期:2025/10/17 浏览: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绚丽。 “十四五”以来,全国环境生态环境名片不断刷新——2024年,全国地级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将达到87.2%;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90.4%,首次超过90%……绿水青山是重要资产。这是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跨越的五年里程碑。 2024年8月12日,从景山沿北京中轴线向北眺望鼓楼。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过去的五年,生态为民,今天的中国变得更加美丽。从曾经的“心伦”针对“永远蓝天”人民的“问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4年,地级城市和全国PM2.5浓度下降到29.3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超过“十四五”目标要求。人们周围的城市黑臭水体问题,通过不断努力,已恢复为干净的水和绿色的海岸。有臭味的水 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普遍清除,县级市黑臭水体清除率超过90%。不同区域的绿色滨水空间被锁定和开放,成为生态河流和幸福河流。我们为保卫净土而奋斗。全国已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重金属污染监测,10万多个环境 行政诉卫生条件全面改善,污水处理率达到45%以上……人民群众幸福感、幸福感、安全感显着提升。这是在新疆达坂城地区拍摄的风力发电机和收集站(2024年12月28日拍摄,无人机照片)。风车、光伏创造了中国独特的“风景”。新华社记者 胡呼呼 摄 五年来,我们在“绿色”上砥砺前行,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绿色是脱钙发展的基础。绿色发展是发展理念的一场深刻变革。在“两山”理念引领下,浙江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人民生活红利”;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tts……努力促进污染减排和碳减排的协同效应。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体系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能源体系、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经济发展的“绿色内容”与生态环境的“黄金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五年来,系统化管理让“某处有美”变成了“处处有美”。深圳福田红树林是近10万只候鸟的重要栖息地。过去,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逐渐下降,栖息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如今已成为一张良好的生态名片。管理效率提高。我国陆地生态保护工作30%以上,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比2020年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占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美丽中国到底有多美?答案就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亿万人民正在共同走向绿色未来。策划:陈芳 记者:高静 统筹:谢良、赵超、王敏、苗夏阳 新华社内制作
相关文章